寒假结束之际,有网友调侃一年一度的家长小学生和寒假作业“通宵大战”在全国各地的小书桌前打响。但今年似乎有所不同,该反据媒体报道,代写有家长读孩子作文时发现里面有两篇作文不像是作业自己孩子能写出来的,经询问孩子承认是家长用AI写的。
学生们能迅速对AI工具有了认识了解并成功地进行简单的实践应用,这并不意外。代写但直接抄AI答案是作业不对的,家长和老师理应及早对孩子这样的家长行为意识进行纠正。应当和孩子讲清楚,该反不该为了凑数赶工就照搬AI答案,代写“过笔不过脑”。作业
当AI以“解题神器”姿态走进基础教育领域,我们是否该禁止学生使用AI完成学业任务?需要警醒的是,我们既成思维体系与行为系统是否能够承受这场由AI所酝酿的风暴。放在中小学生教育里,这个问题可能是“作业题怎么出,才能引导孩子思考”;放在高校、研究院,问题则可能是“如何让AI代替人工更快完成海量搜索”“如何让AI进一步启发丰富研究视角”……如今人人都能“身怀AI绝技”,有太多问题需要被重新考量,教育思维和实践模式自然也会接受质疑、考验乃至变革。
我们必须正视,当AI完成一些简单任务要普遍比个体更加出色时,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应当为这种技术成果感到欣喜,因为它能够极大提升人类工作实践的效率,这也是技术不断迭代发展的目标。诸多实践表明,能够明确向AI发出指令、高效运用AI工具完成任务并不简单,人必须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和逻辑体系去梳理归纳问题才能“使唤动AI”。
从这个层面来看基础教育,家校方面在担忧学生使用AI工具的同时,如果简单地把AI视为洪水猛兽也不妥。我们应当对能够合理使用AI的学生给予鼓励。他们能够主动接触AI、适应AI、喜爱AI乃至“玩转AI”,这样的学习新事物能力、创新思考能力值得珍惜培养。
可以说,从“AI代写寒假作业”这件“小事”引发的,是大众对教育实践传统观念的再度审视,是这个“AI变革时代”给了基础教育一个检视、更新的契机。
如何用新的教育视角去面对“AI延伸”的人类个体,去更好地引导、培养、提升学生的AI技术素养、知识认知水平,以及如何在技术赋能之中成长为人格完整、思维丰盈、无法被技术代替的“人”——在这些纷至沓来的教育问题面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陈之琪)
铭凡AI X1 Pro迷你主机开售 国补4790.4元起
2020中国品牌年会在京召开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
江苏镇江调查10家公服企业满意度 总体满意评价超八成
美国被华为吓怕了 悍然宣称用昇腾AI芯片就违法
网购食品、航空餐出问题谁担责?这个司法解释守护“舌尖安全”
中消协发布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 医疗器械和交通运输类投诉增长幅度较高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京东、天猫、唯品会三家平台不正当价格行为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vivo全新摄影师套装官宣:拥有200mm真独立镜头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保委员会约谈“寄居蟹” 督促整改“霸王条款”
湖北:教育培训服务投诉同比增长2.7倍多
江西发布双11网购监测数据 虚假宣传问题突出
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逝世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报告 超九成消费者有糟心经历
上海市消保委:盲盒过度商业化可能带来消费风险
陕西消协发布2020 消费投诉分析 建议谨慎选择童盟托管等商家
国产单机游戏销量榜曝光:《黑神话》3000万份
三类“坑老”陷阱要警惕
警惕加油卡在线充值平台收钱后玩“失联”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检验检测改革座谈会
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季度线上销量销额双第一 领先华为苹果
江苏省消保委:线上消费渐成居民消费主要渠道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告 18批次有机产品不符合认证要求
上海市消保委:盲盒过度商业化可能带来消费风险